X

科学抗震救灾 力避二次灾害

科学抗震救灾 力避二次灾害

发布日期:2008-05-22 来源:地质勘查导报 【字体: 打印

科学抗震救灾 力避二次灾害

                                 

 

                                     科学抗震救灾 力避二次灾害

 

——访中国地质环境监测院地质灾害调查监测室主任周平根

  郑雪蕾

512,汶川地震发生的当晚,中国地质环境监测院一办公室内灯火通明。几位专家聚在一起,对可能出现的次生地质灾害趋势进行细致分析。地质灾害调查监测室的主任周平根就是参与者之一。13日上午,接到记者打来的电话,周平根的声音略带疲惫:“一直忙到今天早上,整宿都没合眼。”

以往每到汛期来临,周平根的工作量就会加倍。而这次突如其来的地震让周平根提前忙起来了。周平根说,监测院已经有9名专家赶往四川灾区了,他也要飞过去。见到周平根时,他的大半个办公桌都被这次地震的相关消息、资料占据。

记者:汶川地区地质条件怎样?曾发生过这样强烈的地震吗?

周平根:汶川地震发生在我国南北地震带中段,发震地点地处龙门山断裂带,历史上属于地震多发区。这次地震是中国大陆内部地震,属浅源地震,破坏力度大。同时,汶川地区地质构造复杂,受断裂构造控制,正处于龙门山地震带上,属于我国地震比较活跃地区。震区地处高山峡谷地区,岩层相对破碎,当地地形利于滑坡产生并向低处运动。

这个地区周边曾发生过强度较大的地震。30多年前,1976816,位于四川北部距离汶川不远的松潘地区就发生过72级强烈地震,周围县区遭到破坏。1933825,距汶川不远的叠溪镇也曾发生75级强烈地震,震源深度为61公里。当时因地震诱发滑坡,几乎将叠溪镇摧毁,造成约6800人丧生。

记者:这次地震对三峡工程有没有影响?

周平根:没有影响。地震余波波及三峡时,已经很弱了,其烈度远远低于三峡工程的承受烈度。而且,三峡工程所在地,我们一般称之为“安全岛”,它处于一个相对较完整的花岗岩基底上。

记者:地震这种灾害预报成功率如何?

周平根:对于地震,我们可以从地区、空间上,作一个常规的、长期的判断,划分一些地震多发区,做好日常的防震减震工作。但是,一次地震的震源具体位置在哪里,就很难说了。

记者:汶川地区在地质灾害监测项目区吗?

周平根:这个地区暂时没有纳入专业的项目监测区,但汶川第一轮地质灾害普查已经完成了。12日晚上,我们连夜整理出了该地区50多个县区的地质图鉴、相关数据、灾害点、隐患点。实际上,这次诱发的地质灾害很多都发生在新地方,不在已掌握的这些灾害点、隐患点之列。

记者:地质灾害发生的诱因很多,汶川地区遭遇的滑坡、泥石流,诱因是地震。与以往强降雨诱发的地质灾害相比,这次造成的影响有什么不同?

周平根:地震的强烈破坏作用是巨大的,由于地震造成山体斜坡松动变形,特别是在多次余震和大气降雨联合作用下,在地震高烈度影响区,会发生严重崩塌、滑坡、泥石流,且一般会延续相当长的时间。而地震诱发的地质灾害,发生速度更快,可以在很短的时间内,甚至瞬间暴发。强降雨诱发地质灾害,则要在量上达到一定程度,到达一定的临界点,一般的大暴雨都是在持续一个小时后,诱发地质灾害的,尤其是大滑坡,往往要有一个积累的过程,有些还要滞后几天。相对地震诱发的地质灾害,强降雨的情况下,预警预报在时间上还较为充裕一些。地震造成的地灾,预警预报几乎没有什么时间。

记者:据了解,当地的天气情况不是很光一直在下雨。中央气象台发布天气预测,15日至21日,青藏高原、西南地区东部有小到中雨,云贵高原北部、四川盆地南部有中到大雨。这样的天气,对抗震救灾来说,难度是不是更大?

周平根:是的。汶川强烈地震区地处藏东川西,地形切割强烈,是我国滑坡、泥石流、崩塌等突发性地质灾害多发区,强烈地震使山坡岩土体松动变形,提高了地质灾害易发程度。连续降雨,这一地区滑坡、泥石流、崩塌等突发性地质灾害可能性增大,应对和防范地灾是一项刻不容缓的工作。因此,建议加密对该地区预警预报的监测,比如,原来一天汇总一次监测数据,现在可以调整为一小时一次。同时,提升预报等级。地震后,岩土体松动,很可能较小的降雨量就导致大滑坡的出现。地震加上强降雨,使得灾害风险的危害性更大。

记者:这个地区抗震减灾工作开展得怎样?

周平根:当地的灾害点、隐患点,都做过防灾预案。200612月初,全国农村地质灾害防治知识万村培训行动在当地开展,向群众普及了防灾抗灾知识,提高了应对灾情的能力。通过县市地质灾害调查,建立了群测群防体系。预警预报工作基本在省一级单位开展,现在正在向县级单位推进。在对地质灾害的长期预测中,我们考虑到了地震诱发因素,但短期的预警预报还是着重对降雨量的监测。现阶段,服江流域15万的地质灾害详细调查正在筹备,主要从提高该地区预警预报能力着手。据我所知,全国各级的专家组已经赶赴灾区,当地地灾监测院(所)也与国土资源部门配合开展救灾工作、群测群防应急机制已经启动。

记者:在抗震救灾工作中,要格外注意什么?

周平根:要特别指出的是,抗震救灾工作中.时刻避免因救灾而引起的二次灾害发生,保证救灾人员的生命安全,要实施科学、合理的救援。如:一些应急避难场所的选址工作,临时居住帐篷和救灾场所要避开山体斜坡、河流沟口等易发地灾部位。加强与气象部门合作,实时掌握大气降雨实况,加密地灾气象预警预报频次,考虑到地震影响区域斜坡岩土体等地质环境的变化,适当提高降雨诱发滑坡、泥石流等地灾的预警预报等级。同时,要强化县、乡、村、组群测群防体系,使百姓可以根据险情,及时做好地灾防治。

                                                                                 (2008.5.17,地质勘查导报,3版)
 浏览次数:2504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返回顶部

皖公网安备 3401110200223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