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2007年我国地质环境保护工作取得新成就

2007年我国地质环境保护工作取得新成就

发布日期:2008-01-18 来源:中国国土资源报 【字体: 打印

2007年我国地质环境保护工作取得新成就

     按照国土资源部地质环境司司长姜建军的总结,2007年,国土资源部在地质灾害防治、矿山环境治理、地面沉降防治和地下水监测,地热和矿泉水资源保护与开发利用管理。地质遗迹和古生物化石保护等方面,加大了管理力度,提升了管理能力,取得了不俗的成果。而这些成果,恰恰成为服务社会、服务民众的最好印证。

     2006年12月到2007年2月,一场轰动全国的农村地质灾害防治知识万村培训行动,让人们把一向陌生的地质与中国社会最热点问题——农民、农村、农业联系起来。
    这种联系,述说了地质环境管理工作一直以来的努力。
    地质,在当今社会,离百姓的生活越来越近。这个距离的逐步缩短体现在哪里?经过多年的努力,人们越来越深切地体会到,地质环境直面社会,是国土资源联系百姓的重要窗口。 
    
    灾重了,损害却轻了。这样的反差是怎么带来的?最关键的因素是,地质环境管理实现了从被动到主动的转变。 
    2007年,地质灾害让我们经历了严峻的考验。
    2007年6月下旬至7月初,我国西南、华南等地连降暴雨,“圣帕”、“韦帕”、“罗莎”等强台风相继登陆,更加大了地质灾害发生的频率和强度。但令人意想不到的是,与往年相比,这一年发生的重特大地质灾害事件,是近5年来最少的。
    据统计,2007年1~11月,全国共发生各类地质灾害25072起。通过监测预警、群测群防和地质灾害气象预报,共成功预报地质灾害890起,成功转移36944人,减少财产损失6.4亿元。与2006年同期相比, 分别提高了86%、80%和168%;因灾造成的死亡和失踪人数(669人)、直接经济损失(23.76亿元),与去年同期相比都有所减少(2006年1~11月,发生地质灾害102778起,造成768人死亡和失踪,直接经济损失37.07亿元)。
    灾重了,造成的损害却轻了。这样的反差是怎么带来的?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最关键的因素是,地质环境管理实现了从被动到主动的转变
    我国是世界上地质灾害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2/3以上的县市不同程度地受到地质灾害威胁。全国近23万处地质灾害隐患点威胁着3500多万人的安全,影响着众多国家重点建设工程和山区铁路公路等重要基础设施的安全运营。
    人们早就意识到,产生地质灾害的原因既有自然因素,也有人为因素。但无论原因是什么,灾害的发生,只在一瞬间,它所带来的危害,却巨大而不可挽回。地质环境管理工作者的身份,不应该是“抢险专家”、而更应该是“防险专家。”
    从被动变主动的过程,绝不只在一句口号。
    防治地质灾害,绝不是一个部门能够包打天下,需要动员全社会的力量,需要全民参与、联合作战。正是意识到了这一点,国土资源部加强了与外部的广泛联系。比如,与建设部共同发文,关注城市地质灾害防治;与铁道部、交通部等联合发文,关注铁路沿线、公路沿线地质灾害防治;与教育部、国家旅游局等部门联合发文,关注中小学、旅游景点这些人员相对集中地方的地质灾害防治;与中国气象局等部门联合,将地质灾害的预警预报搬上中央电视台……
    地质灾害的分布区主要在农村,而对农民的地质灾害防治知识普及教育,恰好是薄弱点。2006年12月到2007年2月,国土资源部联合中央组织部、建设部、教育部在我国地质灾害较为严重的18个省(区、市)开展了全国农村地质灾害防治知识万村培训行动。2007年11月,国土资源部又与人事部联合举办了地质灾害防治技术高级研修班,大规模的地质灾害防治知识培训行动取得了立竿见影效果。2007年7月,四川省达州市达县岩门村村民检监测员曾凡昌,应用培训知识及时发现滑坡前兆,果断预警,避免了500户共计2000多人伤亡。
     群测群防是多年来国土资源部在地质灾害防治工作中总结出来的重要经验,目前已在基层形成行之有效的体系。2007年,这个体系在加强值守、提高应急反应能力方面有新的突破。国土资源部实行了汛期24小时值班制度,重大地质灾害灾情和险情都在第一时间以国土资源部值班信息的形式向国务院值班室报告。为提高各地报送地质灾害信息的质量和时效,国土资源部还下发了《关于近期地质灾害灾情报告情况的通报》,并几次对个别报送信息迟缓的省厅提出告诫。2007年,全国没有发生因信息报选迟缓而影响抢险救灾工作的事件。
    三峡库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关系国家的重大工程建设和全流域百姓的安全,责任重大,也最能体现地质环境管理为社会的服务。2007年6月初,徐绍史部长亲率工作组深入三峡库区的万州、云阳等地,现场考察地质灾害防治工作,要求有关省市和部门务必高度重视,抓好抓实三峡库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目前,122处专业监测点已全部建成并投入运行,三期应急治理项目基本完工并通过国家级竣工初步验收,非应急项目全面开展勘查和可行性研究。汛期,有关部门先后派出6个专家组50余人次,赴30处灾害现场开展地质调查和灾情评估,指导当地政府做好抢险救灾工作。经过一年的努力,凡纳入防治规划的地质灾害点,均未发生人民伤亡和重大财产损失。
    化“腐朽”为“神奇”,变“暗点”为“亮点”,矿山环境治理造福百姓,还矿区居民一个安全、健康的生存天地
    号称“亚洲第一坑”的辽宁抚顺市西露矿坑,位于市中心地带。而它的开采历史可上溯到1901年。100多年开采的结果,形成了一个长6.6公里、南北最宽处2.5公里、深400多米的葫芦状煤坑。还有几年,这个矿就要闭坑了。矿坑周围,已经发生过一系列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变形等地质灾害。
    从2001年,国家投入大量资金,开始实施对矿区地质灾害防治和环境的治理。2007年,第一期治理工程已经完成;第二期治理工程正在进行中。当地居民也已经享受到了治理的成果。绿荫、鸟鸣、溪流和凉亭,曾经堆满垃圾的坑岸边,如今成为人们休闲娱乐的公园。
西露矿坑是非常典型的有历史遗留问题的老矿区。对它的治理,展示了国家治理矿山环境的大决心和大勇气。
    长期以来,由于普遍存在重资源开发、轻环境保护,重经济效益、轻生态效益的倾向,矿山开采对环境造成了严重破坏,导致地质灾害、环境污染、地貌破坏和生态退化等问题。据初步统计,截至2006年年底,全国矿业开发占用和损毁的土地达154.5万公顷,其中尾矿堆放91.5万公顷,露天采坑23万公顷,采矿塌陷33万公颂。矿山环境问题已成为当前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中的一个“暗点”。
    采取有效措施,遏制矿山环境恶化趋势迫在眉睫。2007年,国家支持矿山环境恢复治理的力度进一步加大。中央财政投入矿山地质环境治理项目总资金达到12.9亿元,比2006年增长了22%。随着矿山环境治理力度不断加大,矿山环境总体状况得到逐步改善。
    为将国家资金真正用到矿山环境的治理中,国土资源部加强了矿山环境保护制度建设和机制创新。
    矿山环境问题的起因,有历史的,也有现实的,必须从法制法规的建设做起,必须做基础的规划编制这样的案头工作。2007年,我国全面开展矿山环境调查成果总结、已完成全自31个台(区、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矿山环境保护与治理规划审查工作。基本完成了《全国矿山环境保护与消按规划》的编制。积极推进矿山环境保护立法工作,围绕《矿山环境保护条例》的立法,广泛开展矿山环境调研、召开矿山环境法律法制度建设座谈会等。
    积极推进矿山环境保护的长效机制建设相关政策的出合,是2007年矿山复垦工作推进的一个突破点。实现矿山环境“不留新的暗点,消除旧的暗点”。一是明确责任。对新建、在建和生产矿山,按照“谁开发谁保护,谁破坏谁治理”的原则,落实企业的主体责任;同时,要强化地方和部门的监管责任。二是加大投入。对责任主体灭失的废弃矿山和历史遗留问题矿山,安排财政专项资金逐步治理;同时,按照“谁投资,谁受益”原则,积极引导社会资金参与治理。三是创新机制。包括提高采矿权准入的环境门槛,全面推行矿山环境恢复保证金制度等。
    2006年,由财政部、国土资源部、环保总局共同出台了《关于逐步建立矿山环境治理和生态恢复责任机制的指导意见》。2007年,在这个基础上,国土资源部环境司多次组织召开矿山环境治理恢复保证金座谈会,积极推进各省建立矿山环境治理恢复保证金制度。目前,全国已有19个省建立了矿山环境恢复保证金制度。与之配套的《矿山环境保护与综合治理方案技术规范》已经以行业标准的形式正式发布。《煤炭矿山环境评价和恢复治理标准》也正在制定之中。
    老矿山环境积重难返,有没有一个从长计议的解困良方?2007年,国土资源部大张旗鼓地开展了矿山公园的评审工作,目的就是利用矿坑矿井,变矿区废物为文化资源,促进资源枯竭型矿山经济转型和可持续发展,化“腐朽”为“神奇”、变“暗点”为“亮点”造福百姓。目前已经审批的矿山公园有28家,西露矿坑就是其中的一家。
    规范管理地质公园,已成为彰显各地文化特色的合格名片
    地质遗迹是在地球演化漫长历史时期,由于内外动力地质作用,形成、发展并保留下来的不可再生的自然遗产。重要的地质遗迹是人类的宝贵财富,是生态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是世界上地质遗迹资源比较丰富、分布地域较为广阔、种类比较齐全的少数国家之一。
    经过多年的线索,我国在开展地质遗迹保护工作中,逐步形成了建立地质遗迹自然保护区和地质公园的方式来实现保护地质遗迹的目的,取得了显著的成效。截至目前,我国已经建立了138个国家地质公园、18个世界地质公园。这些公园俭建立,烟进了地质遗迹货源和生态环境的保护,促进了科学研究和科学普及,对地方经济、凿地居民就业和旅游经济的发展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地质公园建立起来了,新的发展模式带来了新的机遇,也给管理者带来了新的问题。在全国各地兴趣地质公园申报、建设热潮的过程中,人们在思考:管理能不能跟进?怎么跟进?
    有关人员认识到,地质公园要健康有序发展,必须要严格申报、完善建设、加强管理,实现“两个倾斜”,即地质公园的布局要适当向中西部倾斜、向生态脆弱地区倾斜;“两个转变”,即由重申报轻监管、重建设轻保护向建设保护管理并重转变,由数量增长向质量并重转变。
    2007年,地质公园建设与管理进一步强化了规范。有关部门积极出台政策,对管理不善的地质公园说“不”。国土资源部依据“保护中开发,开发中保护”等基本原则,针对当前地质遗迹和地质公园管理存在的突出问题,起草《地质公园管理办法》,准备尽快颁布实施。同时,通过组织验收和揭碑开园等活动,加强了对地质公园建设的指导和规范管理。今年,北京黄松峪、长江三峡(湖北)、江西三清山、安徽六安大别山、宁夏西吉火石寨、辽宁本溪等30家国家地质公园和河南王屋山、浙江雁荡山、河南伏牛山、内蒙古克什克腾等4家世界地质公园相继揭碑开园。
    地下水打到了还要管好,今天的中国,正更加关注民生“水”安全
    由于种种原因,中国水资源相对紧缺。而地下水的开发,存在一系列的技术安全问题。比如,从哪里找到水资源?
    2007年岁末,找水的捷报一再传来,似乎在盘点一年的喜悦。
    12月7日 宁夏回族自治区政府在平罗县找水现场隆重举行庆典仪式。中国地质调查局组织实施的“地方病严重区地下水勘查与供水安全示范工程”项目,在宁夏平罗县地方病严重区找到可供人畜安全饮用的地下水,建立供水示范井6眼,累计出水量达1.2万方/天,结束了示范区内农民群众长期饮用高氟、高砷和苦咸水的历史。
    无独有偶。12月19日,杭州举行《浙江省嵊泗海域地下水资源勘查及开发利用评价报告》评审会。会上宣布:浙江省嵊泗海域实施的水文地质勘查,在奇缺淡水的海岛打出了丰富的淡水资源。这是继我国地质科学工作者在西北、西南为缺水地区找到丰富地下水资源之后,地质研究、水文工程为民造福的又一成功案例。
    地下水打出来了,管理怎么办,这也为了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强地质工作的决定》,更好地履行“监测、监督防止地下水的过量开采与污染,保护地质环境”的职责,国土资源部进一步加强了地下水监测和地面沉降防治工作。经国务院批准,全国地面沉降防治部际联席会议制度建立。联席会议由国士资源部牵头,成员单位包括国家发改委、国土资源部、财政部、建设部、铁道部、交通部、水利部、国家环保总局、国务院法制办、中国地震局。
    加强矿泉水知识的宣传,开展优质矿泉水水源地评审,确保人民健康饮水。也是国土资源部服务社会、服务民众的一个重要侧面。2007年,国土资源部加紧进行了宣传矿泉水知识和开展“矿泉水之乡”活动。组织中矿联矿泉水专业委员会,联合中央电视台拍摄了大型公益性科普宣传片《生命之泉》,共5集,并于9月份在中央电视台《百科探秘》节目中播出。同时,组织中矿联确定专人维护“中国矿泉水网”,保障信息更新,大幅提升了中国矿泉水网网站点击率。目前,全国已有四川什邡市、辽宁省辽阳市弓长岭区和吉林省延吉安图县被评为“中国矿泉水之乡”。“西藏冰川5100”矿泉水等5个水源被命名为“中国优质矿泉水水源”。发挥中矿联矿泉水专业委员会的桥梁和纽带作用,开展形式多样的专业性会议与活动,如召开“安图县天然矿泉水产业发展研讨会”和“中国白山国际矿业发展论坛”等。同时,组织矿泉水专业委员会申请《天然矿泉水地质勘探规范》(GB/T13727-92)国家标准的修订项目。建立了“全国省级和国家级的矿泉水数据库”,计划2008年在中国矿泉水网上推出矿泉水水源地数据库查询系统。
    举全社会之力,让新型清洁能源地热真正热起来
    中国经济正在飞速发展。发展需要能源支撑。传统资源跟不上趟,已经成为一种瓶颈。人们越来越意识到利用新型清洁能源的重要性和迫切性。
地热,就是这个新型清洁能源中的重要种类。
    地质学家告诉我们,中国地热资源丰富,据初步估算,全国主要沉积盆地距地表2000米以内储藏的地热能,相当于2500亿吨标准煤的热量。然而,在许多地热富集地区,地热资源尚未得到有效开发利用。
    2007年伊始,国土资源部组织召开了全国地热(浅层地热能)开发利用现场经验交流会。意想不到的事发生了。参会的人数远远超出了会前的统计。来自全国各地政府官员、专家学者和企业家,有应邀来的,有闻讯赶来的,大家冲着地热来,管理者和开发利用者一起,在推动地热的热潮上,一拍即合。
    会议只是一个平台,具体的事情是在会后通过大量工作完成的。截至目前,《浅层地热能勘查与开发技术规范》(征求意见稿)的编制工作已经完成;河北省已经完成主要城市浅层地热能勘查评价和全省浅层地热能规划编制等工作,全国其他省也在积极开展相关工作。
    加强我国在地热开发利用领域的国际合作,是地热开发管理的重要手段、为了使我国中低温地热资源的直接利用得到长足的发展,国土资源部已与联合国大学冰岛地热培训中心达成协议,计划2008年在中国召开亚洲地热资源直接利用国际研讨会。
    此外,有关人员还积极组织中矿联地热专业委员会开展“中国地热城”和“中国温泉之岁”的评选活动,推动了中国地热资源的有效和可持续开发利用,起到了示范作用。     

 浏览次数:2298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返回顶部

皖公网安备 3401110200223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