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

总站要闻

徐部长在安徽庐江地质找矿改革发展大讨论座谈会上的讲话

2009-07-08

在安徽庐江地质找矿改革发展大讨论

座谈会上的讲话

国土资源部部长、党组书记、国家土地总督察徐绍史

(2009年5月24,根据录音整理,未经本人审阅)

今天上午,我们看了泥河铁矿,听取了情况介绍,回来后南京地调中心陈国栋主任、安徽省地质勘查局吴玉龙局长、省煤田地质局局长、华东治金地质勘查局刘淮雪局长、省地调院彭智院长和五矿集团公司资源部王炯辉总经理,都做了很好的发言。看了听了,很受启发,收获很大。

一、要深入总结泥河经验

我昨天从河南过来,在河南也看了嵩县的一个整合勘查项目,速度非常快,甘肃省地勘局在河南整合了五六个矿权,注册了一家公司,随后跟五矿联合,在很短时间内评价了这个矿。今天看了泥河,合作的方式大体相似,效果非常好,希望参予的各方能够在大讨论中很好地总结泥河经验,看看泥河对地质找矿工作改革和发展到底有哪些启示性的意义。搞好大讨论,安徽有这个条件.不仅仅是思想层面、认识层面的大讨论,而且有地质找矿改革发展实践层面的积极探索和有益尝试,它丰富了这次大讨论,而且能够把大讨论进一步引向深入,也就是从思想认识层面到实践探索层面,它的意义就在这里。所以,希望同志们继续对泥河经验进行很好的总结。

二、对长期存在的资源约束要有一个清醒的认识

地质工作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先行性、基础性工作。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地质工作曾取得辉煌的成果,为经济社会发展做出重大的贡献。改革开放以来,地质工作先后进行了专业化分工、公益性地质工作和商业性地质工作分开运行、地勘队伍属地化管理等重大改革,取得了新进展。上世纪九十年代到本世纪初,我国矿产资源消费快于生产、生产快于勘查,矿产勘查明显滞后于发展需求,矿产资源供需失衡,对外依存度不断攀升。油气、铁、铜、铝等大宗、战略性矿产对外依存度都已接近或超过50%。过去十年,矿产资源需求和矿业投资需求共同推动矿业持续高速增长,矿业积聚的产能在20072008年集中释放。去年下半年金融危机首先冲击了矿业等上游产业,矿业受到重大影响,矿产品价格大幅下滑,矿业上市公司股价大跌,不少矿业企业限产,半停产或停产,地质勘查投入明显趋缓,矿产勘查开发形势严峻。从长远来看,我国还处在工业化和城镇化中期,今后较长一段时期内,对矿产资源的需求将刚性、持续上升,资源瓶颈约束将目益凸显。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地质工作,近年来先后作出组建副部级的中国地质调查局、出台《国务院关于加强地质工作的决定》(国发[2006]4)等重大决策部署。温家宝总理明确要求,地质工作要更加紧密地与经济社会发展结合,更加主动地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为地质找矿工作指明了方向。当前的主要问题是,中央对地质找矿工作的指示和要求非常明确,但尚未有效落实;地质找矿的布局和思路逐步形成,但尚未顺畅落地;构建地质找矿新机制的课题已经提出并在积极探索,但尚未真正破题。我们感到,零敲碎打的安排、点点滴滴的推进已经不能解决问题,需要通过地。质找矿改革发展大讨论来提高认识、统一思想、破解难题。全国国土资源管理系统、地质勘查行业广大干部职工,要认清形势,增强危机意识和机遇意识,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这场大讨论中来。

三、要对地质找矿改革发展中的问题进行全面梳理

今天几位同志的发言,也谈到了很多地质找矿改革发展中的问题。要利用大讨论的机会,对问题进行全面梳理。

一是思想认识层面的问题。思想和认识层面存在哪些不符合或者说不适应地质找矿改革和发展的认识或者误区。这里我讲三个小的观点:第一,地质工作必须打破自我封闭,自我循环,主动融入经济社会发展主战场。计划经济年代,地质行业一定程度上表现出自我封闭的特征,改革开放三十年,局面已有所改观,但仍未很好解决。直到目前,我们常常还是自己立项、自己验收、自己评审,体内循环。新形势下,地质工作一定要打破陈规,跳出圈子,睁开眼睛向外看,打开房门走出去,主动融入经济社会发展主战场。第二,要进一步延长工作链,拓展新领域。地质找矿工作长期局限于就地质找矿谈地质找矿,行业发展就会受到非常大的局限。从事矿产开采的,工作链条要进一步向下游延伸;从事地质工作的,延长工作链、开拓新领域问题就更为迫切。当前,经济社会发展对地质工作的需求十分强烈,地质工作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空间十分广阔。我们要积极为各项工程规划、选址和建设提供地质信息技术支撑,大力推进地质信息集群与产业化,不断提升地质工作对社会的服务能力。第三,要树立新型的资源观和资源管理观。要从单纯的资源管理,向资源、资产、资本“三位一体”管理转变;从单纯的数量管理,向数量、质量、生态综合管理转变;从资源供求失衡,向可控型平衡再到动态平衡发展,促使资源管理向更加理性、综合、平衡的方向发展,如果不这样认识资源问题,矿产资源管理水平、地勘单位改革发展都会受到影响。

二是要全面梳理体制机制问题。我国现行的地质找矿体制机制,既有长期积累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也有发展中新出现的矛盾和问题,既有长期计划经济遗留的弊端,也有市场经济固有的缺陷,已不能适应当前形势的需要。体制机制层面要着重把握好以下四个关系:中央、地方、企业怎样联动;公益性地质工作、商业性地质工作和地勘基金怎样衔接;勘查和开采怎样结合;地质找矿、矿业权设置和地勘单位的改革发展怎样配合。要按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明确地质找矿相关权益方的权、责、利,促进技术、人才、资金、矿权等要素整合,形成多方参与、优势互补、互利共赢的局面。

三是地质工作部署思路上的问题。地质工作以矿产资源和地质环境为主要勘查和评价对象,有其自然属性和客观规律。要遵循规律、顺应需求,进一步改进和完善地质找矿工作思路、总体部署、科技创新等工作。要按照“找新区,上专项、挖老点、走出去、依靠科技和人才”的总体思路,把地质工作部署到重要成矿区带、重点经济区域、重大地质问题区块、重点工程建设区和海岸带及海洋区域,产学研紧密结合,多目标,多手段,多技术综合部署.点面结合、区域展开、重点突破。要加强地质人才队伍建设,积极研究和采用新的成矿理论、新的评价方法、新的技术手段,推动地质工作现代化。

今天我们看到一个很好的现象,就是产、学这一块,学校也有参与。而且所有的地质信息和数据完全公开。我到部里两年多.已经送走了几个院士,但是每年新成长起来成为院士却非常困难.原因就是因为缺产学研结合、特别是通过重大项目涌现出来的优秀人才。我们在江苏打了一个5880多米的超深井,成长了一批人才,还有两位院士。地勘单位要通过重大地质勘查项目,使优秀人才成长起来。一个技术人员能够在自己工作的这段时间,评价出一两个大矿,是一个很好的机遇,这就是地质规律,就是要通过重大项目来带动人才成长。当然,我们也有很多用新的理论、新的评价方法、新的技术手段。从地质工作角度,从遵循地质规律角度,还需要对地质工作思路进行全面梳理。

希望同志们在下一步工作中,继续进行全面梳理,从思想认识,体制机制、工作部署等层面,把不符合、不适应地质找矿改革发展的问题全面梳理出来,把解决问题的路数搞清楚、对策提出来,使思想解放真正落地、各项部署真正落实。

还有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就是要改进改革已经过时的地质工作技术规范。刚才大家也讲到,地质工作基础很薄弱,一方面已经意识到薄弱,一方面我们还按照前苏联的那一套规范、技术标准,按部就班地执行。泥河这个矿为什么发展这么快,就是打破了这套东西。现在的解放思想与三十年前有所不同,三十年前主要是为了打破左的思想束缚,推动整个社会经济的发展;今天思想解放的指向,是把三十年来这种发展模式凝固化和固定化。但对地质行业来说,现在的解放思想还有就是陈旧过时、根本不适合的那套技术规范,也应该有一次革命性的变革。

从八十年代以来,地质找矿的改革是从专业化分工开始;上世纪末到本世纪初,又是以公益性地质工作和商业性地质工作分离切入进去:随后就是队伍属地化,这些改革都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也很有成效。但是下一步地质找矿到底怎么改,我们期望通过这次大讨论,能够把思路理清楚,把路数搞清楚,所以建议各位结合第二阶段的安排,把大讨论引向深入。安徽还要深入总结泥河带有启示性的经验。


分享到:

© 版权所有 皖ICP备18016896号

安徽省地质环境监测总站